车服字
首页 用车技巧 法律法规

承认喝酒但不配合吹气能避免处罚吗?

醉驾吹气检查是一项常规的执法流程,如果驾驶员拒绝接受吹气检查会面临强制抽血检查的措施。检查结果是要作为处罚依据进行记录的,承认醉驾不能作为拒绝进行酒精含量检测的理由,更不能避免相应的处罚。醉驾不仅关系到驾驶员本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未来职业生涯、更威胁到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承认喝酒但不配合吹气能避免处罚吗?

2024年9月15日晚,邯郸市交巡警支队武安大队在夜间检查时,发现一辆小型汽车在接近检查点时突然驶入右侧的非机动车道。民警立即上前对车辆进行检查。

驾驶人陈某承认自己饮酒,但态度消极,不愿配合检查,恳求道:“别让我吹了,求求你了。”经过呼气式酒精测试,结果显示陈某体内酒精含量为199mg/100ml。随后进行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209.05mg/100ml,已构成醉驾。

进一步调查发现,陈某持有B2驾驶证,平时是大车司机。当晚,陈某与朋友聚餐时饮用了白酒,酒后自认为意识清醒,便驾车回家,未料途中遇到交警检查。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陈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将被吊销驾驶证,并在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同时,陈某将面临依法追究的刑事责任。


醉驾的判定标准:

当驾驶员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时,即被认定为醉酒驾驶(醉驾)。

这意味着,如果驾驶员的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或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那么该驾驶员就会被认定为醉酒驾驶,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驾驶员的酒精含量未达到80mg/100ml,但如果酒精含量在20mg/100ml至80mg/100ml之间,也会被认定为酒后驾驶(酒驾),虽然处罚较醉驾轻,但同样会面临法律的处罚,包括罚款、暂扣驾驶证等。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都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对驾驶员本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醉驾的执法流程可能因具体案件情况而有所不同:

1.发现和拦截:

交警在道路巡逻或设卡检查时,如果发现驾驶员有酒后驾驶的迹象(如驾驶不稳、车辆行驶轨迹异常等),会将其拦截。

2.初步检查:

交警会对驾驶员进行初步的面部观察和嗅觉检测,如果怀疑驾驶员饮酒,会要求其进行呼吸酒精测试。

3.呼吸酒精测试:

驾驶员会被要求使用呼吸酒精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结果显示酒精浓度超过法定限制(在中国,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20mg/100ml即为酒后驾驶,超过80mg/100ml即为醉酒驾驶),则涉嫌醉驾。

4.现场处理:

如果确认醉驾,交警会立即扣留该驾驶员的驾驶证,并拖移其车辆。

5.调查取证:

交警会对醉驾行为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照片、视频、目击者证言、呼吸酒精测试结果等。

6.制作笔录:

交警会制作详细的执法笔录,记录案件发生的经过、测试结果、现场情况等信息,并要求驾驶员签字确认。

7.行政拘留:

醉驾行为涉嫌违法,驾驶员可能会被行政拘留。

8.刑事立案:

如果醉驾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刑事立案,驾驶员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会被判刑。

9.司法程序:

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提起公诉,案件将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10.法院审理:

 法院将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条文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醉驾在中国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11.执行判决:

 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将依法执行。醉驾者可能会被送往看守所或监狱服刑。

12.后续处理:

 醉驾者在服刑完毕后,可能会面临驾驶证被吊销、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申领驾驶证等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醉驾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处罚:

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罚款。醉驾行为将面临一定数额的罚款。

2. 刑事处罚:

刑事拘留或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可被判处拘役,并处相应罚金。

有期徒刑。在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如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等,醉驾可能会被判处更重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

3. 信用记录:

醉驾行为将被记录在个人信用记录中,可能对今后的就业、贷款、出行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4. 职业影响:

对于某些职业来说,如公务员、军人、律师、医生等,醉驾可能导致职业资格的丧失或职位的不保。

5. 其他影响:

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支付醉驾造成的交通事故的赔偿。

醉驾者可能会被单位解聘或受到其他纪律处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罚标准及法律后果可能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以相关法律条文及司法机关的裁决为准。


声明:车服字通过互联网转载的图文内容资源,或是站内作者自己提供的内容资源,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车服字的立场。您可以复制、转载和传播本站的任何信息,但务必在转载时注明来源,尊重其知识产权,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发现不实信息或对您构成侵权,请通过“投诉反馈”栏目或者以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我们,一经核实,我们会立即予以删除。
上一篇:摩托车驾照理论考试与汽车驾照理论考试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交通法:第一章、总则